雙相不銹鋼要求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這些性能要靠選用適當成分的鋼材,并通過淬火加高溫回火的熱處理方法才能獲得。在調質狀態下,雙相鋼中含碳量低,塑性、韌性較高,但強度較低;含碳量高則相反,強度較高,而塑性、韌性偏低;含碳量中等,則同時兼有適當的強度、塑性及韌性。所以一般調質零件,大多數的含碳量都是在0.25~0.55%的范圍。碳鋼的含碳量偏于上限(0.035~O.055%),這是因為雙相不銹鋼中合金元素有強化效果,代替了一部分碳的作用。合金元素含量愈高的鋼,含碳量愈低,如S31803不銹鋼既可作調質鋼又可作滲碳鋼。
合金元素的首要作用是提高雙相不銹鋼的淬透性。用淬透與未淬透的試樣來比較,如果回火至同樣硬度時,其抗拉強度相差甚微,而未淬透試樣的屈服強度及沖擊韌性 則較低。因此,全部淬透的雙相不銹鋼材料在淬火及高溫回火后,可獲得較高的綜合機械性能,并且在其整個截面上的性能均勻一致,而未淬透的零件則其性能較差。由于合金元素能提高淬透性,因而提高了雙相鋼的機械性能并改善了工藝性能。例如:可以用油淬火,減少淬火后的變形和開裂傾向。截面愈大時,則合金元素所表現的這種有利影響就愈顯著。用單獨一種元素如鉻、錳、硅、硼,可以提高雙相鋼的淬透性,但在淬火與高溫回火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某些缺陷,如增大過熱傾向或增大高溫回火脆性。為了克服這些缺陷,可向雙相不銹鋼中再加入某些元素如鎢、鉬、鈦等。
從回火后雙相鋼的性能來看,在調質溫度范圍內,回火穩定性大的獲得的強度較高,穩定性低的強度較差?;鼗鸬较嗤瑥姸葧r,穩定性大的,回火溫度需要較高,獲得的塑性和韌性也相應較高,即綜合機械性能較好。穩定性小的則綜合機械性能較差。為提高雙相不銹鋼的回火穩定性,可向雙相鋼中加入合金元素,如鎢、鉬、釩等。雙相不銹鋼與相同含碳量的碳鋼相比,在相同強度下,雙相不銹鋼的塑性和韌性較高;在相同塑性、韌性時,雙相鋼的強度較高。此外,由于雙相不銹鋼在高溫回火后,得到的是奧氏體組織,其中鐵素體的含量很多,因此還可通過改變鐵素體的性質來影響雙相鋼的性能。
雙相鋼由于用途不同,使用中對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如球閥、閘閥等閥門要求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一定的強度和韌性,在大負荷高速切削時,還要求具有熱硬性;量具鋼則主要要求具有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尺寸穩定性;冷變形模具鋼主要要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同時還要求較高的強度和一定的韌性;熱變形模具鋼則不同,它主要要求具有高的韌性和耐熱疲勞性。
所以在選擇和使用雙相鋼閥門時,除考慮使用性能外,還應考慮它的工藝性能,可加工性和淬透性、淬硬性、過熱敏感性和脫碳敏感性,熱處理時的變形性等。
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雙相不銹鋼的優勢如下
①屈服強度比普通奧氏體不銹鋼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夠的塑韌性。采用雙相不銹鋼制造儲罐或壓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奧氏體不銹鋼減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②具有優異的耐應力腐蝕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離子的環境中,即使是含合金量最低的雙相不銹鋼也有比奧氏體不銹鋼更高的耐應力腐蝕破裂的能力,應力腐蝕是普通奧氏體不銹鋼難以解決的突出問題。
③在許多介質中應用最普遍的2205雙相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優于普通的316L奧氏體不銹鋼,而超級雙相不銹鋼具有極高的耐腐蝕性,在一些介質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乃至耐蝕合金。
④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蝕性能,與合金含量相當的奧氏體不銹鋼相比,鑒于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和良好耐腐蝕性能,它的耐磨損腐蝕和腐蝕疲勞性能都優于奧氏體不銹鋼
⑤比奧氏體不銹鋼的線膨脹系數低,與碳鋼接近,適合與碳鋼連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如生產復合板或襯里等
⑥不論在動載或靜載條件下,比奧氏體不銹鋼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這對于結構件應付突發事故如沖撞、爆炸等,雙相不銹鋼優勢明顯,有實際應用價值。
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雙相不銹鋼的缺點如下
①應用的普遍性和多面性不如奧氏體不銹鋼,例如長期應用其使用溫度必須控制50℃以下。
②其塑韌性較奧氏體不銹鋼低,冷、熱加工工藝和成型性能不如奧氏體不銹鋼。
③存在中溫脆性區,需要嚴格控制熱處理和焊接的工藝制度,以避免有害相的出現,損性能。
上一篇:
下一篇:
奧氏體不銹鋼閥門相比雙相不銹鋼的優勢哪些